近期,舒尔曼公司推出新一代SCHULAMID® PA6 GF30系列,通过30%玻璃纤维增强技术,显著提升材料的强度、刚性和耐热性。该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外壳、电机支架等关键部件,助力整车减重15%-20%,同时满足-40℃至150℃的极端环境使用需求。例如,某欧洲汽车品牌采用该材料后,其电动SUV的续航里程提升8%,引发行业关注。
舒尔曼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生物基PA6的研发,计划2026年实现商业化。新配方以蓖麻油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,碳排放较传统PA6降低40%。目前,该材料已通过UL2809再生含量认证,预计将率先应用于家电外壳和消费电子领域。
为应对亚洲市场对高性能塑料的需求增长,舒尔曼宣布在苏州建立亚太区创新中心,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。该中心将聚焦PA6材料的阻燃、导电等功能化改性,目标三年内将亚太区市场份额提升至25%。近期,舒尔曼已与比亚迪、富士康等企业达成合作,共同开发定制化PA6解决方案。
电子电气领域:SCHULAMID® PA6通过UL94 V-0阻燃认证,被用于5G基站散热片和连接器,其低介电常数(Dk=3.2)和高CTI值(600V)满足高频高速信号传输需求。
医疗领域:推出医用级PA6材料,符合ISO 10993生物相容性标准,已应用于一次性注射器推杆和手术器械,年产能达2万吨。
需求增长: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,全球PA6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38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6.2%。
竞争加剧:巴斯夫、杜邦等企业加速布局PA6领域,舒尔曼通过差异化策略(如阻燃PA6、低VOC材料)巩固市场份额。
供应链压力:受地缘政治影响,PA6原料己内酰胺价格波动加剧,舒尔曼通过与中石化合作,确保华东地区原料供应稳定。
舒尔曼参与起草《汽车用高性能PA6材料技术规范》国家标准,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。此外,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合作开发PA6回收技术,目标实现90%材料回收率。
舒尔曼计划2025年推出SCHULAMID® PA6-EV系列,专为电动汽车设计,具备高导热性(1.5 W/m·K)和低密度(1.1 g/cm³),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冷却系统的关键材料。
总结:舒尔曼通过技术创新、市场拓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,持续引领PA6材料行业。其新一代产品不仅满足高性能需求,更在环保和轻量化方面取得突破,为汽车、电子、医疗等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